尤記得有導師說,教小朋友聖經,
要遵照聖經的說話,
例如有人形容吃約拿的魚,是吞拿魚,
便給小朋友以為吞拿魚是吃了約拿的,
這樣便不好了。
不過,對成年人來說,有時看聖經,
會自動將故事形象化,還有加鹽加醋,
心不知飛到那裏去。
一次聽講道,提到詩篇講「......你的杆,你的仗都安慰我」
心裏一忽兒飄到:「什麼你的肝,你的腎?你鵝肝醬?」
嗯.....滷水好味道,鵝肝醬很貴....
唱聖誕歌「平安夜」,明明接著是「聖善夜」,
小時以為是「升仙夜」,
以前小學沒有宗教,不知耶穌是什麼,
加上看電視劇集多,電視劇鬼片中,
有人剛過身、有個BB同時出世,
通常那個死人跟BB有同一胎記,
或有同一特徵,甚至帶了相同的手鐲,
是輪迴,是很合理的情節。
所以在頌唱耶穌降生的詩歌中,
有「升仙」的歌詞,也很合理,
而且那個音...真的很像嘛。
保羅在腓立比書提到: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道已經跑盡了.....」
不知怎的,以前與朋友去做gym跑步,最喜歡用這句,
做到差不多時候,就會互相說:
「幾時走呀?」
「當要做的warm up我已做了,當跑的機已經跑完了,」
然後,一起唸著聖經一起撤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