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0日星期五

母親節禮物

負責教會的母親節禮物,
今天選擇了一枝布製的太陽花,
花蕊的一張笑臉,
花莖的末端有魔術貼,
教人可以繞著手袋、拐杖,
Sales 說更可以當窗簾的綁繩。

奶奶去了旅行,
沒有出席母親節的崇拜,
悄悄拿了一枝給她,
告訴她,可以有多種用途。

前幾天,返奶奶家時,
看到這枝花.....
猜是怎麼處置?
原來插在小花樽中,
放了在神位,
(不知是否叫神位,只是一格櫃,
放了先人的相,偶爾會放花來供奉)
可能沒有其他地方放,這裏最就手罷,
一枝布花,就這樣笑面迎迎的對著先人的相片。

下次,都是仿效其他教會,
送米送油送醬油。

2008年5月27日星期二

講道

有天問中學生,
有哪次青少年崇拜的講道最有印象,
換來的是一張張茫然的臉,
空洞的眼神,加上迷惘的表情,
已猜到九成答案了。
唯有一個尚有少許記憶:
「有次講基督徒唔好跟非基督徒拍拖。」
雖然並非那次重點,但也收貨。

然後,問自己同一個問題,
答案其實也是跟他們一樣,
偶爾記得講道中所舉的例子、
或講道者聲情並茂的演繹,
但具體內容,卻是零碎的散落在腦袋的不同「櫃桶」。

所以,
用家書、Blog、講道,闡述相類似的題目,
多管齊下,
我才不會反對。
反正,學習是要重覆、重覆再重覆。

2008年5月26日星期一

團契

團契周會,大家最喜歡是咀不停,
自顧自的說:「大家要對聖靈敏感些。」
原來他們在聽:
「吓?敏感?係咪病嚟?好似皮膚敏感咁?」
然後,思想又跳離團契,
繼續七咀八舌的談漫無邊際的話題,
或互相取笑。

唉,有時也會想,周會的內容,
有多少他們會記得,
或許將來他們想起團契生活,
腦海中出現的畫面,
就是兩個傻人不斷叫他們不要太嘈、坐定定。
至於聖經的內容,
噢,對不起,全歸還了。

不過,我想,團契除了內容,
建立關係其實更重要及更長遠,
跟他們一樣,
以前(都應該是高中或大學了)自己返團契,
周會的內容,全都忘了,
記得的,就只是返來笑吓導師吃吓Tea,
玩吓問吓功課,
關係就是這樣建立了。

2008年5月25日星期日

不要吝嗇禱告

仍然要再寫四川,
看見災民水深火熱中,
即使這刻僥倖尚存,
但未來的路仍然漫長及艱苦,
有些小朋友要截肢,
而各類受傷的後遺症,
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
都可以影響很大。

被摧毀的家園,
要全部重建、恢復完全,
也不知要等多少輩子。

雖然看到生還的奇蹟一日比一日渺茫,
但看到救災人員仍努力爭分奪秒,
為一線生機而努力;
醫護人員不眠不休,就是為更多病人做手術,
令人動容。

前線人員的艱辛,
相較我們只在大大大後方捐錢,
其實輕省得多,
所以,在大大大後方的人,請懇切禱告,
不要吝嗇為他人出一分力。

2008年5月22日星期四

葉公好龍

上班時坐地鐵,
坐在旁是一個中學男生,
應該是在特殊學校就讀,
他不斷在發出怪聲,
不一會又在唱歌,
撼頭向扶手,
更取出剪甲鉗剪指甲,剪罷塞進口中。

整個車程,不敢睡覺,
更加不敢望他在幹什麼,
免得他無端跟我對話或四目交投,
但又不想離座,
始終他只是旁若無人的自顧自,
沒有傷及他人。
直至他下車,磞緊的神的才鬆馳下來。

另一天,又遇上他,
這次坐在他對面,
他又是自顧自的在唱歌、剪指甲、吃指甲,
保持一段距離,好像有一點安全感,
又覺得這些人很需要社會或他人的幫助云云。

我像葉公,一見真人(龍),便試到那個愛心是真與假。

2008年5月21日星期三

地震發生逾十天,
看到天災以使失去摯親、家園盡毀,
地動山搖,滿目瘡痍的消息,
憐憫之心油然而生。

在想,有恩典有憐憫的神看到這些畫面,
會難過嗎?祂會在想什麼?

2008年5月19日星期一

「同悼四川災民」

2008年5月16日星期五

總有希望

四處傳來地震的消息,
無論坐火車、聽收音機、
同事間的談論,
都圍繞這場天災。

電視機看到溫總風塵撲撲的立即啟程到災區,
指揮救災工作,安慰孤兒寡婦。
雖然有人認為有點做「show」,
但現場的真情流露,
相信任憑公關如何包裝,
也去不到那水平;
且他一出現,手下怎敢不趕緊救援。

那天電視看到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女孩,
不斷的啜泣,怪可憐的,
溫總也不是可以說什麼安慰說話。
今天新聞說,由於報道播出,
小女孩的失散姊姊知道妹妹在哪,
終於可以團聚。
小女孩還說,多天不換衣服,是希望爸媽可認出她,
她再次肯接受訪問,就是希望找到家人。

仍然有希望,縱然重建、恢復的工作將很漫長,
但至少讓人覺得民眾有政府愛護及支持。

反觀,緬甸風災已奪走七萬多人性命,
但政府沒有顧念人民的苦況,
阻止外國救援,
又強行舉行公投,簡直是草菅人命。
可以想像生活在那煉獄的環境,
是多麼的無望兼無奈。

人命,在神看來是寶貴,
但人卻視之為草芥,
哀哉!

2008年5月15日星期四

盡量

在這裏工作,
發覺要趕什麼,
同事的答案多是「盡量」,
給自己留一線。

我跟同事說,
這個下周一要交,
答:「盡量啦,
唔知得唔得,
我明天做住先,
向你講下進展。」
雖然最終也會拚死趕死線,
但也留一線給自己。

聽到這些回應,
或許他真是有實際的困難,
總是得不實在,
擔心趕不到死線。

以前的同事不會這樣答你,
我也不會這樣答人,
老細叫我明天下午四時要交稿,
總會拍著心口,
斬釘截鐵的說:「無問題。」

然後大家捱夜,
都要死出來。
當然,去到三時五十九分仍未做起,
苦著臉、熊貓眼的跟老細說:「都係趕唔切」,
這是後話;
又或者,十次中有八次都是要延期,
又是另計。

但聽到同事回答:「無問題!」的一刻,
給人很大的信心及鼓舞,
覺得大家一鼓作氣,齊心工作。

不過,
都是實際些,
留一點餘地給自己,
較為聰明。
「盡量啦。」

2008年5月14日星期三

沉重

看著電視播出一幕幕的四川地震災情,
傷亡數字不斷颷升,
哀鴻遍野、滿目瘡痍,
母親擁著死去的小女兒,哭聲震天;
男人看著罹難的眾親友,無淚無言,
死的傷的,救的逃的,
景像揪動人心,即使遠在香港,
只是在電視機旁,也令人沉重。

雖未算非常心繫祖國,
但在國難當前,
又感到不分地域,
大家萬眾一心,為災民打氣,
希望大家可以挺得住,
撐至救援隊的來臨。

坐在電視旁,
除了祈禱、捐款,
我們還可以做什麼?我問。

2008年5月13日星期二

改名

周日坐火車時,碰巧見到好友中學同學A,
兩三個月沒有聯絡了,
她正往探她細佬剛出生的小B,
講起改名,她覺得「宅仁」這名字,
符合改名書提及的要求(什麼要用人字傍、要有帽的字云云)
「取自宅心仁厚,有意思,幾好吖!」
「玩咩,你姓傅,叫「傅宅仁」,說歪一點,咪好似「負責人」?」
「係呀,將來做接線生,可以說:
「我是XX公司負責人」或「我是XX銀行負責人,有咩幫到你?
如果個客怒氣沖沖的要找負責人,
他又可以心平氣和的說:我係傅宅仁。
幾好吖,總好過「負心人」、「負債人」!

就只是這個話題,大家由紅磡笑到粉嶺,
我的中學同學跟我一樣很無聊。

2008年5月7日星期三

保障

爸子最近常感腳痺,
看遍中西醫,也沒有改善,
前陣子每三四天就去看醫生,
近日去了試推拿,
看看效果如何。

爸子身體向來健康,
這些看醫生,每次數百元,
他甚感肉赤。
忽然想起那些領綜援的長者,
一生貢獻社會,
老來連基本醫療也保障不了。

現在的強積金制度也奇怪,
政府、僱主要人55歲退休,
然而,65歲才可領回強積金,
叫人那10年吃什麼呢?

那天跟肥師奶說,
按照這實際情況計算,
兩公婆年齡相差十載,
生活會較有保障,
不會那麼快斷糧。

這樣,
老公55歲退休,老婆45歲仍然工作,尚有一定收入
十年後,
老婆55歲退休,老公65歲,可以領回強積金,
兩人慢慢mid這塊餅。
再十年後,
老婆65歲,可以領強積金,
兩人再慢慢mid。

機關算盡,
但仍能不掌握生死之匙,
還是積財寶在天上較划算。

2008年5月5日星期一

可樂

人家說,飲可樂會上癮,
我可能一早已上了。

以前做節加料,
往往可樂不離手。
大學時,同學說:
「通常啲人大過咗會飲奶茶、咖啡,
細路仔才會選可樂。」
係咩?我還未聽過這論點,
雖然多飲了其他「大人」飲品,
卻總是對可樂難捨難離,
而對其他綠茶、蔘蜜、柚子茶等,
都不屑一顧。

同事們通常吃午飯,都不會飲嘢,
待返office才渴開水,
我卻每每以不同原因飲可樂:
「這頓午飯很好味,要加杯可樂,更完滿。」
「這午飯不好味,食得唔開心,要飲可樂補返。」
「剛趕完newsletter,飲罐可樂賀一賀。」
「正趕newsletter,整罐可樂提一提神。」

我應該可以做可樂代言人。

2008年5月4日星期日

先入為主

教會來了一位新的女傳道,姓李的,
但叫她作「李姑娘」就總是有點不慣。
因「李姑娘」這名字,別具意義。

初返教會時,
第一個認識的牧者,
便是「李姑娘」,
溫婉、大方、細心、
愛裏有管教,
以耶穌的心腸,
敏感他人須要,
包容人家錯失,
卻不忘教以基督的真理。

以前沒太多基督徒朋友,
(或者不知他們是基督徒),
牧者的一言一行,
便直接烙在心中,
認為基督徒的樣式,
就應是這樣。

她會穿著高跟鞋,
在夏天,踏過六層樓的唐樓,
到我沒有冷氣,沒有沙發,
只有碌架床的家,
探我爸媽;
雖然只是一次,
爸媽對她的印象深刻,
仍然記得那一幕;
她很忙,但仍會抽空耐心的為我們作
婚前輔導。

我感恩,
讓我初出道時遇上好牧者,
無論在屬靈上的追求、
事奉的心態,或是那顆愛神的心,
未必言傳,卻可身教,陶造生命。

真不好意思,
偏偏就是這種情意結,
讓人先入為主。

不過,下次會坦然的向新傳道叫一聲:
「李姑娘」

2008年5月1日星期四

對自己好一點

放工,若趕得及,
會坐公司巴士直接返家。
若可以早排隊,坐窗口位,
這大半小時的車程,
最理想的活動是睡覺。

全車基本上都是街坊,
有些會打招呼,傾幾句;有些只是面熟。
其中有一兩個很健談的,不算太熟,
但她們很喜歡走來撩我說話,
嘰哩巴啦說不停。

某天下班有點頭痛,
跳上車後,坐了車窗位,
想好好的睡一睡,卻遠遠瞥見排隊龍尾,
健談街坊正排隊,
心想不妙,希望有個陌生人快快坐我傍,
點知,健談同事一上車,
見我傍有空位,便很興奮的說
「很少見到你,坐你隔離傾下計先。」
心想:「點算?好夢破滅。」
但總要禮貌地應酬一下,
唯唯諾諾,四處找話題。

偶爾也會暈車浪,
這天不太舒服,還有點堵車,
開開停停的,又要聽她說話,
坐得暈頭轉向,
到下車雙腳落地,
才有些踏實的感覺。

肥師奶話,你大可跟他說你想休息一會,
但見人家興高采烈的,又不算太熟絡,
我就是沒有表達自己,拒絕他人的勇氣。

下次,都是不要太委屈自己,
下次,要對自己好一點,
要識say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