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星期一

靈命日糧Vs聖經

近來看「靈命日糧」靈修,
雖然易讀易明,
但有時看畢內容,
卻早忘了當天的經文內容,
好像缺欠了什麼似的,
總不及看第一手訊息:聖經。

雖然有人認為明白聖經和懂得應用,
較只懂背誦經文來得重要,
但捧著聖經來讀,
那感覺總有點不同,
不知如何形容,
像是與神關係近一些,
像是對話直接些,
像是感動多些。

這天,看畢靈命日糧,
還是要back to orginial,
攞起聖經,細閱一下。

2008年9月28日星期日

無聊對答

教會人跟我和肥師奶說「爐端燒」好好味,
離開教會後,
肥師奶問:「佢地講嗰間「爐邊燒」在哪裏?」
我答:「唔知,不過個名係「爐端燒」,不是「爐邊燒」...」
已忍不住邊講邊狂笑:
「哈哈.....「路邊燒」的是「街衣」,我不會跟你去吃,哈哈﹗」
肥師奶一臉無奈,
看著一個傻子跟著他,
坐車由黃埔到觀塘,
仍在笑,真的腰也彎了。

到了觀塘,肥師奶買了一樽檸茶飲,
因為拿著很多東西,無手開蓋,
替他開了,遞了給他跟前:「嗱,飲啦﹗」
「點飲?」
「下?你咁口乾,
應該好好似鹿渴慕溪水咁,
我唸鹿係伸條脷出來飲咯,
我未見過啲鹿會用飲管。」
說完又禁不住大笑,
肥師奶歎:「唉......你飲唔飲呀?鹿﹗」
這一場,就由觀塘笑到將軍澳。

他認為我愈來愈無聊,
滿腦子不正常唸頭,
應該跟中學生搭到線。

2008年9月25日星期四

我的秘密領袖

晚上行沙田的突破,
(真巧,今天問一個於突破工作的舊同事,
沙田有否突破門市,她剛巧去沙田,
並謂可以在我付款時,她show員工證;
更巧的是碰上Kathy又在選禮物,
最後,兩人省下不少。)
買了「我的秘密領袖」這書予其一將受浸的中學生,
是路卡度「擁抱耶穌的心」的青少年版。
買了回來,又忍不住不看。
不要徙嘛,過兩天便要送給人,
自己先飲頭啖湯,
其他功課、練琴,全擱在一旁。

書中說操練饒恕、憐恤、傾聽、敬拜的心,
全用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例子,
淺白又使人覺得不難跟從。

二手經歷:
「不過,我知道你靈修起來多少有些不情不願,
有人是努力想要每天安靜一段時間,但沒什麼效果;
有人則是無法專注,老是分神,
還有,我們都有忙不完的事。
結果呢?我們寧願讓其他人去跟神打交道,
然後吸取他們經驗,
而懶得自己花時間聆聽、等候祂的聲音。
讓那些人把上帝的話轉告給我們就好了嘛,
要不然我們幹嘛要付薪水給傳道人呢?
我們籨他們身上學習就好了。

你的屬靈經歷都是二手的嗎?
你會否用同樣方法處理其他的事?
例如去遊樂場玩。」

今晚,差不多看了一半,
明早及晚可繼續,在周日前完成。

我很喜歡這書,希望他也喜歡。

2008年9月24日星期三

簡單晚飯

一向對吃沒多要求,
肥師奶這天晚上夜返,
晚飯各有各吃,
自己求其在家中吃些東西便算。

肥師奶返來問:「晚上吃了什麼?」
我答:「番茄雞蛋、還有香蕉、麥皮。」
「為何不留些給我,好讓我試下你的手勢。」
「手勢?噢.....sorry,沒有手勢可言,
番茄是生吃的,蛋是什熟就食。」
肥師奶實在太看得起我,猜我一個人也會番茄煮雞蛋。

肥師奶晚上原來未吃飯,
成十點,煮個麵吃,
如果我是這些情況,
通常會齋煮麵,最多煎個腸仔或蛋,
肥師奶卻慢慢發蛋、切葱頭
原來煮麵外,還來一味腸仔蒸水蛋。

這已非頭一趟,
某次肥師奶晚上未吃東西,
差不多十一時,他說買點東西回家吃,
好吧,正常人通常買些簡單現成的,
嗜吃的肥師奶,
總是與人不同,
在超市買個生的鹹蛋肉餅,
返來醃味,用瓦煲煮一個煲仔飯。

一個人吃也那麼「姿整」,
真服了他。

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

永光堂

周六帶中學生往永光堂,
參加突破35周年聚會,
題目為「社會未來、青年夢想、青年角色」
有敬拜、短講、青少年工作者分享、
主題分享及工作坊,
對象為服事青少年的導師,及青年人。
敬拜是年青人帶,
看來是高中的,
跳的舞步跟我們一樣簡單及生硬,
但大家都唱得很投入,
也帶動台下氣氛。

短講及主題部份,
講的內容,
聽畢好像捉不倒他們想講什麼,
甚麼人與人及人與神的passion,
compassion,存在主義......
都不太理解,
但見身旁不少青年工作者,
在抄抄抄,按ppt畫畫畫,
我就只是坐坐坐。

然而這個禮堂,真的很美,
椅子舒服得令人不想離開。
台上以藍玻璃作牆,
透著藍光,
隱隱看出玻璃外有一棵大樹隨風搖晃。
偏廳還放有一座十字架,下有基石,
真是崇拜的好環境。

我的鄉里仔,當然也大開眼界,
近兩個小時的講座,竟然沒有睡著,
聽得幾多、入腦幾多、理解幾多,
暫且不計,但感受下那氣氛,確是一樂。

2008年9月21日星期日

中學生溝通

近年每周也會打電話給年輕人,
邀請他們返團契,
負責的一班,今年多是升中三、中四,
大部份是男生。

大半年前,(即他們剛升中二、中三)
對答通常是:
「XX,今周六返來團契嗎?」
「未知住呀。
「咁你有咩做?」
「唔知呀﹗」
「噢......」
「溫書?測驗?」
「唔係。」
「唔得閒?」
「唔知。」
「......」
三句之後,就唔知說什麼好。
他們不會收你線,但又不會主動說話,
不斷問他們,又好像「盤」他們一樣,
每次只吐出:「唔知、唔係、是但......」
然後,dead air了一會,
還是收線吧了。

近來,不知是長大了、還是熟絡了,
像有一點改變,
多了去表達,跟你說唔返團契時,會附上原因
他們還會告訴你學校活動、比亞媽罵、小學生活、
屋企裝修、家中寵物、籃球比賽、
誰暗戀誰、考琴......
(當然除了靈修及祈禱)

如果平時團契後,
一班人坐埋一起傾計,
更多了無聊話、揶揄,
瞎扯一番。

有時不搭咀,
只聽他們溝通,
也覺得好好笑,
又可看到少少他們的性格。

2008年9月18日星期四

吵鬧

電視婆媽劇牽起城中熱潮,
偶爾開電視看到,
總是一些吵鬧的畫面,
家嘈屋閉的,令人心煩。

那個長輩,
無論是病榻時、睡前睡醒,
也是化嚇人的濃裝set晒頭,
板起面孔說話,
如果家中有個這樣的長者,
日日坐在大廳,
都幾得人驚。

家中又像人人不用返工,
日日也齊人在大廳,
齊看其他人在吵鬧。

觀眾水平真是如此的嗎?

不過,我邊覺得厭煩,
又邊攤在沙發,
繼續看已可猜到的劇情,
還盤算著周日要看大結局。

人是矛盾?口不對心?無聊?

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

買書

上兩周行經二樓書店,
打算買英文字典,
因為想買本第六/七版的,
將用了十多年的第四版讓給又讀書的細佬。

知識真是要錢買,
一本字典,要三百多元,
想了一輪,
都不知買繁體版還是便宜一半的簡體版,
因為簡體版那本有膠套套著,
不能先打開看看,
不知內裏的漢字為內地還是本地字眼。
躊躇了很久,還是遲些才買。

踏入書店,又忍不住要買點書看,
今次選了「燦爛千陽」,
因作者之前寫的一本「追風箏的孩子」實在太好看了。

這次還買了兩本平時很少看的類別,
講兩性關係的,都是被書名所吸引,
「愛撒嬌的女人最好命」及
「男人都是智障的」。

這兩周坐地鐵火車上班下班時可有「細藝」了。

2008年9月16日星期二

整理

Yahoo郵箱開了近十年,
雖然現時容量無限大,
但郵件甚多,亂糟糟的。

最近發現,
原來yahoo有功能,
可將收件箱的郵件分門別類,
現時有空便執理一下。

翻閱舊的郵件,
有些好好笑,
某人相約大家去街,
一個group mail,
然後一人答一句,
就這樣,
不一會便有十多個同一主題的email,
每email只得數隻字。

有些emails,令人想起:
「乜我以前同佢咁熟咩?會密密email,現在很久沒聯絡了」
「原來我同佢唔係好啱牙架?仲喺email坦誠表白。」
「乜自己咁小器?仲咁坦白同人講。」
「像是件小事,點解以前會因此唔開心?」
「做乜以前會咁堅持跟執著既?」

看到很多與人的關係,
很坦誠、老實、直接、幼稚,但又很多菱角。
不敢看,又捨不得刪去,
都是快快拉到相關的inbox 裏。

這些回憶,不願想起、不敢忘記。

2008年9月15日星期一

開學第二周

開學了兩周,
很累,
第一周,
周一、周二上課到九時許,
回到家已是十時半,
洗澡執拾,便是十一時
精神上再挻不住要溫書及做功課。

上完兩節課,周三上班,
像是靈魂漏了在床上。

其中一科派了一疊reading,
周三晚要給自己休息,不看住;
周四晚很累,不看,
周五晚,看了一半,累得睡著了;
周六日又沒空、周一晚又要上課,
轉眼,又已一周了,什麼也沒看。

現在走上床睡覺時間跟以前差不多,
甚至早一點,
但以前睡前是攤在梳化看電視,
或看看書,或不需用腦的做做家務,
已是半休息狀態,
現在臨睡前,是在看notes, 或開始做功課,
難怪睡極也是渴睡。

幸好還有個中秋節假期,
功課可以拖到那時才做,
現在還在計算何時到十一、重陽,
弊,然後直落到十一月底都沒紅假,
真要好好計劃一下時間。

2008年9月8日星期一

返教會  是一輩子的事

十一年後,
一個初生嬰孩已變為準中學生;
一個小一生將準備會考;
一個中五生可成為博士,
我,一個小記,現在仍然是每天爬格子。

十一年前,南山堂遷到黃埔,
之前從未踏足黃埔,
第一個期望是:
食肆應該會較南山邨多,
至少快餐店也有點數目。

由最初踏入黃埔教會的一刻,
沒想過會在同一教會待上一輩子,
也沒想過會投入事奉。

原來在這裏有十一年了,
回望過去,發現自己的心中有一角落
盛載著歡笑、淚水、失落、甜蜜的回憶,
而那個器皿便是教會。

腦海的成長片段,
總離不同教會的人和事,
由神的仗帶著漫溯,
根,原來在不知不覺中已緊緊的札穩,
過去,即使每天形形役役、讀書趕project、
但心不再是四處飄泊,
最終,總可回到這個家。

這裏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
我也喜歡,
沒有別的,只因這是我的教會。

十一周年,希望教會質量也有增長,
迎接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的十一年。

2008年9月4日星期四

支票簿

取了生平第二次支票簿,
下筆開支票簽名,很緊張,
仿如簽婚書,決定了下半生。

人人也說有支票簿如何方便,
但一向連日常生活,
也寧用零錢而不用八達嘟的我,
都是覺得「現兜兜」來得實在。

剛出來工作時,
開了一個出糧戶口,
是附支票戶口的。

不知怎的,平時甚少用,
多年後,
只是開過一張,
因忘了簽名樣式,
簽錯了,被彈票,有陰影。
從此沒開過,
真的有需要時,才叫爸子/肥師奶替我開。

後來連支票簿也丟了,
簽名也忘了。

最近要交學費,
我只懂在櫃員機按出現錢,
然後跑到櫃位入錢,
以人腳的排來排去,
好像很無聊,費時失事,
都是時候學習用一下對自己來說的新服務。

2008年9月1日星期一

開學日

9月1日開學了,
校園四處都是人,
跟暑假時的恬靜大相徑庭,
下午找在飯堂找個地方吃午飯也難,
幸好早有經驗,這兩天帶了愛心飯盒上班,
可以躲在office慢慢吃。

做完一天的工作,晚上的課,
不算很悶,但很累。
七時上課,6:45已到課室,
以為應該沒人吧,
怎料已有近十個同學安座在課室中,
原來她們是內地生,來讀修讀全日制的課程,
並選修了這個晚課,約佔全班的1/3。

學校常說要國際化,錄取非本地生,
締造多元文化校園,
然而,來校園(或許應是香港)讀書的,
多是想到外國讀書的內地生,以此作為跳板,
海外生真的寥寥可數,不計交換生,
來這裏修讀本科的,每年只有50-60人左右,

為包裝這個事實,
我們自吹自擂如何國際化時,
提供的資料,不會寫no.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overseas student(國際生數目 /海外生數目)
而是寫no. of non-local student非本地生數目
(前者不包內地生,後者則包括)
來「谷」大些數字,
而一般人也不會察覺到這些微妙之處,
就這樣過骨了。

實情我們不是internalization,而是mainland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