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1日星期二

遺失時間

喜歡在記事簿記事,寫得滿滿的
不論是未來的約會,提醒自己,
或者過去咗的事,也會記下來,
翻閱時便記得那天約個哪朋友,
幾時返了老家吃晚飯。

還要用不同的顏色筆,
人家說,用不同顏色筆「間書」、mark note的人,很不專心,
以為用不同顏色highlight了重點,
其實眼花瞭亂,沒有重點可言。
但我就是喜歡。

這些日常瑣事,其實不重要,
但記下好像充實一點,知道自己過去做了什麼,
是老人痴呆的開始?
還是怕看見記事簿一片空白,沒了安全感,以為自己遺時間?

2007年7月27日星期五

日本風味

吃日本菜,通常只會跟朋友去,
甚少與家人。
小媽子只慣吃中式食物,還要是廣東菜,
不太嘗試其他地道美食,
西餐都普通,更枉論日本食物。
小爸子雖然肯試多一點,但礙於與小媽子一起吃,
也會選一些大家也吃的東西。

這天,趁小媽子不在家煮飯,
我就跟細佬拉小爸子去吃日本菜,
六時許的和民,很少人,不用等位。

三個人,點了pizza、壽司、帶子、炒飯,
對平時多是吃餸飯的小爸子,都是新嘗試哩。

我和細佬吃得津津有味,小爸子似乎也很受落呢。

下次拉他拉埋小媽子再吃過,什麼也試下嘛。

2007年7月26日星期四

蟄伏期滿

上兩周放工,多蟄伏在家,
看電視彈琴看書煮飯
只是偶爾返旺角吃飯,
或與肥師奶出街晚飯。

今周忽然很多朋友相約外出,
因為朋友們遲放工,加上久沒相見,
周一至周三也接近十二時才回到家,
翌天又要七時起床,已經開始無電。

朋友相聚,風花雪月,分享勉勵,
大家hea下,大家笑下,吃下,
精神和肚子也進賬了不少呢。

有朋相伴,真是福氣和恩典。

2007年7月24日星期二

奮進生命

最近看畢一本書,名為「生命的奮進」,
講述四大學問家的青少年時代,
包括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及梁漱溟,
都是民初時代的人,
前三者與新亞很有淵源,
是新亞思想精神的創始及指導者。

雖然是新亞人,只知新亞精神蘊含深厚中國文化
但對於創辦的先賢,卻不甚了解。
近水樓台,某天在圖書館看到這書,
便借來看看。

書中由他們撰寫求學時代的經歷,
他們大概都是一九零零年出生的人,
那個年代,
讀書都是讀四書五經,
並由三字經及百家姓開始,
雖然寫的是白話文,但仍然很多字詞也少見,
總常要重讀才勉強明白。

他們的思想博且深,
當時年輕人開始受到西方文化衝擊,
使揉合了東西方的思想。
而其中有提到時「唯心論」、「唯物論」、「唯識論」
佛家思想....更多不明白的詞彙。

自己對民初的歷史已經一塌糊塗,
什麼義和團、袁世凱、新文化運動,
都好像沒怎的一個概念,
更枉論要明白在這環境下孕育的思想。

雖然不太理解,但看先賢的論說,
又可以自以為在書中的世界更貼近他們,
不知算否自欺欺人。

2007年7月22日星期日

神的旨意

周日崇拜講道的題目的活出「神的旨意」,
何謂「神的旨意」,
一個頗深卻入是那麼貼身的題目,
雖然傳道人有懶音
但對講道質素全無影響,
仍然聽得投入、聽得津津有味,
聽得令人自省。

其中提到我們平日在hea,
活在自己世界,沒有記起神
睇電視、打機、吃喝玩樂,
到有重大決定時就臨急抱神腳,
如戀愛對像、轉工、選校等。
神在這個人心中的影響,
一定不及電視節目。
他們不會問神,祂想我們作什麼,來榮耀他

跟住想想自己,
唔......前陣子都有問下神他想我餘下時間作什麼,
轉了工作,時間是多了,
之前的日子多是晚上約朋友、返家吃飯、
學琴、學瑜珈、讀英文,節目如輪轉,忙得團團轉。
當然還有很多的計劃,在腦海中:
看書、看聖經、自己研經、做運動......


早排,終於定一定神,
於是某天又問下神,祂想我當作什麼。
有一天早上看靈修日曆
提到歷代志下的一個女先知戶勒大,
就是約西亞王時代的先知
約西亞王修復聖殿時,
發現神的律法書,
並找來女先知戶勒大解說。
戶勒大得到見證神的機會,
沒有讓它溜走,
秘訣是安靜預備及順服神的指,
隨時作好準備,等候神賜你見證的機會。
看到這裏,
好感覺是神給我說的話。

講道提到神的心意的大原則:
神的心意基本上已經明明地顯示給我們,
就是愛神以及愛人如己,
他提醒我們做任何事應該出於一個愛及善良的動機,
然後最終就是接近神,
我們就會明白我們的生活應做些什麼,
不應該做些什麼。

而一些細節瑣碎事,神已給人有智慧去安排。
就像由家裏去教會
可以坐巴士、
坐van仔轉巴士、
可以坐的士、
可以坐地鐵轉van
選擇雖不同,
但目標同樣是返到教會。

2007年7月19日星期四

校園記者

今年,有幾個認識的校園記者高考放榜,
M說當年重讀,仍只得13分,
勉強升倒中六
今年放榜,成績大有進步,全科及格
有C有D,估計可順利升讀大學,
他說他很感恩,

P不計中英文,只有一科AS及格,
打算報讀樹仁,
找了我這個已離職及當年帶她實習的人,
撰寫推薦信。

有校記告訴我剛大學畢業,正在找工。
有校記剛覓得工作,成為人之患,並會再進修。

每年舊公司都會招募約400個校記,
湊他們,教他們傳媒初探、採訪技巧、辨別資訊,
便是我以前工作的一部份。

為他們辦o camp,培訓班、工作坊、講座、帶他們往外實習採訪
安排來公司做暑期實習、到外地交流、聯絡名人與他們對談
都要同事一手一腳的安排。

這班中四至中七的學生,來自全港不同學校,
有驕拔的,有乖乖的,有積極、
有自信的,有沒交帶的、有臨急抱佛腳的、
有常甩底的、有只講不做的,什麼性格也有。

看著他們成長、會考、高考、入大學、畢業、找工,
路縱有異,卻總記得在生命中的某時空相遇,
曾為某篇新聞文章努力過、曾為追訪受訪者而並肩過。

有校記說這活動讓他們眼界大開,
可以走進傳媒、走進社會,
甚至當上實習,很多的第一次,令他們永誌難忘。
對我何嘗不是:帶校記參觀監獄、訪問金培達、
SARS時專訪沈祖堯醫生、安排訪問曾蔭權、李國章......
與眾多公關高官名人打交道,這也包含了我很多的第一次。

懷念與校記相遇的日子,令人年青,令人激氣,令人捧腹。

2007年7月18日星期三

大葉紫微

與同事午膳,
在中國文化研究所後的小路,有一棵紫花盛放的樹,
同事說:「看,那是大葉紫薇!」
「吓?「大葉子楣」?花名來的嗎?」
「對呀!花名,是那棵花的花名。」
「噢……我還以為是暱稱添。」
本來暗忖是否這樹樹幹曲線玲瓏,才惹來這個稱謂,
原來只是一場誤會。

校園裏花早樹木眾多,雖然有些在旁邊會附有名稱,
但看後便忘,唯獨這棵「有幸」與過氣女星同名同姓的樹,
印像深刻。

翻看資料,原來是名門望族:
大葉紫薇又名洋紫薇,千屈菜科,
為生長於熱帶和亞熱帶的落葉喬木,
盛產於印度,故此亦被稱為「印度之光」。
大葉紫薇通常樹高不逾九米,樹冠渾圓,
花朵顏色變化不同,由粉紅至紫紅及紫色不等,
花期甚長,六月至八月間,繁花滿樹,美得令人心醉。
大葉紫薇是香港的市區花卉,到處可見。
大學校園有三棵大葉紫薇長得最好,
一在中國文化研究所的山坡,
另一在聯合書院張祝珊師生康樂中心旁,
以在崇基眾志堂後面的一棵最漂亮。

2007年7月17日星期二

家常便飯


是日晚餐:海鮮炒烏冬+灼菜一碟
材料:烏冬、鮮蝦、蟹柳、獅子狗卷、芫茜、葱
放工後在街市遊了一圈,
想好了吃什麼,
只花了十五分鐘,便買齊晚飯所需。
雖然賣相不太好,都是加了太多老抽累事,下次會輕手一點。
亞媽以前常說難買餸,因為菜有時太老、魚不新鮮、肉太貴...
對我這味覺不敏銳的人來說,卻問題不大,
因為不知那些菜是老,不知那些是合時,
不懂看那些魚是新鮮、甚至吃進口中分辨不倒
肉,無論是多少錢斤,也是買相同錢碼。
某天,買了一扎「波菜」回家,準備分兩天吃。
吃罷第一天,
第二天時,老公問:
「你的「莧菜」食晒未?」
「莧菜?乜唔係波菜咩?明明啲菜腳有條尾喎?」
「師奶,你知唔知你買咗乜菜?食咗乜都唔知.....」
咁它的樣確實有點相似嘛,味道又只是似曾相識,
記得曾食過咯,
不好意思,師奶見平就買,所以......
「老公,你知唔知你其實食咗乜嘢落肚?」

2007年7月15日星期日

買啞老師

以前工作,要求文章寫得簡潔通順、
舖排有序、重點扼要清晰,
功力視乎對該新聞的認知及大眾興趣有多了解;
現在的工作,要求資料準確、角度正面、藻詞優美
,總之包裝得大方得體,甚至偶爾要用古雅用語,
功力,便在乎對語文的修養。

雖然是執筆工作,但以前不多用字典,
最多是上網查看一下用法,看看人家怎樣用,
加上電腦有配字,不會寫的,
又可以用速成輸入法搭夠, 省卻很多功夫。
現在,方發現這些不太下苦功的學習法,使自己很多字彙都不懂用、不懂寫
有些看畢覺得很熟面,但要用時,卻是話到嘴邊,卻吐不出來,
想問人,但其實很多字不懂發音,只是腦海中有粗略的視覺印象,
問也無從入手,當然,到它出現時,又會恍然大悟:係噃,就係這個詞語。

於是,現在看書讀文章要細味一下人家的遣詞選字,
朋友教我要讀一次艱澀的詞語,這樣,即使將來忘了,
也對發音有印象,問人也不用啞口無言,「好似咁邊,唔識讀咯」

家中的中文字典,只有封塵的辭海,和一本「現代漢語字典」,
是以前用來查普通話拼音的,很久沒有用過有廣東話讀音的字典,
真要快快買一本,還要是有同音字,而非廣東話拼音的那種。

還有要重新學起的,是部首檢字法,
自從用倉頡以來,便只以食頡拆字,
什麼部首早已忘得一乾二淨,

記得以前小學的常識問答比賽,也會問什麼字的部首是什麼,
現在不知這是否教學內容,
或許已變成倉頡入法,
也好,到書局看看有否以倉頡輸入法檢字的字典吧。

2007年7月12日星期四

新官上場

今天新老闆首天上班,
舊老闆叫了我們一起午飯,
去飲茶。
舊老闆據聞下周一離職,
但一直沒人親口說,也沒有收到內部通傳。
只是從左鄰右里的辦公室收到風,
謂我們的老闆會離職,
舊老闆也只是言談間透露她的下一手會跟進什麼什麼。

有隔鄰部門同事有次問我:你老闆幾時走?
我真是啞然,只坦白說沒人告知我們她會走。

這一餐,當是farewell舊老闆?
大家也沒這麼想,反正舊老闆對我們不太好,
脾氣怪,又常雞蛋中挑骨頭,
更會在其他部門中數自己下屬的不是。

收錢時,當然要計她的份兒。
記起數個月前我們歡送二老細,
一起去飲茶,十多人也只是三四百元,
舊老闆竟然要我們科款,
令人覺得她很不識做。

想一想,過去遇的老闆,數目不多,
有要求高的,有隨便的, 有基督徒,有非基督徒,
但總括來說,都是合理、EQ高、肯為自己組著想、
肯替同事「頂」的人
這次遇著這個老闆,也讓我開了眼界。

新老細會是如何呢?希望真有老細風範,真要等著瞧。

2007年7月11日星期三

兩袖清風

最近傳媒頻頻製作回歸十年的專輯,
數天前看了明珠台的特輯,
講述十年變遷,
二零零三年的沙士事件,歷歷在目,
當時每天看著染病人數增加,
醫護人員殉職出殯的場景,再看仍然揪心。

特輯又提到金融風暴,卻是這麼近,那麼遠,
原來在九七年的七月十日已悄悄來臨,
然後恒指急挫,港元受狙擊
(雖然到今天都不明解這些詞彙,但人這樣說,我便這樣寫),
接著樓市下滑,很多炒樓人也招頭爛額。
對於當然初出茅廬的我,卻沒有深刻記憶,
是我的記憶斷層,空白一片。
明明已投身傳媒界,也有看新聞,
偏偏卻不理解這些消息,對市民有什麼大關係,
蓋因家人不炒樓、不買股,兩袖清風,
只是每天形形役役的做山寨廠,
日出而作,日入仍不息,周而復始的平淡生活,
外面風頭火勢驚濤駭浪也對我們影響不算太大。
那天節目中提到有人買了一個麗港城普通的單位,
月供四萬,收租金只是八千多元,
怎樣回本?業主說當時買後轉售已能賺錢,沒有想得太多,
樓市只升不降的神話,就在那時破滅,受訪者說,很多人便淪為負資產。

沒有印象經歷過九十年代初經濟起飛的順風順水,
對於九七後經濟低潮,也沒有大感覺,
像是與自己無關,
只有一次公司減了雙糧,
覺得:有無搞錯,人工已不多,還要減,
但看著新入職同事的起薪點,已下調至不能想像的銀碼,
原來,已算是剛好上了岸的一群。

平平淡淡,也是一種福氣和恩典。

2007年7月10日星期二

浮羅交怡

清澈水中的魚群擦身而過










上月去了浮羅交怡旅行,五日四夜。
陽光與海灘,
還有清澈的海水,
此行做得最多的,是餵飼:
餵麻鷹、餵魚、餵鯊魚。
跟團的好處,是不須用腦,住宿三餐都已安排妥當,
即使是有時團沒有包的晚飯,我們一團人很自然會一起吃,
大團人同桌吃飯,可試更多不同花款的美食。

真高興啊…

隨時入睡覺,是我的強項,
無論旅遊車駛到哪,導遊說到什麼,
我都可以首先眼定定的發呆,接著靈魂開始出竅,
他講的大馬傳說傳言傳統,全都沒有留意,
當然,旅遊車上睡得飽足,不代表晚上要少睡一點,
就這樣,那數天有充足的睡眠。

檳城沒有什麼好看,簡陋的城市,擠滿印度人、泰國人、華人。
還有某天晚上,看到門外擠滿人的商店,
原來是戲院
「東方荷里活」的片子果真吸引
我們看見那麼多人駐足觀看,
還以為發生打劫、毆鬥,
真是少見多怪。
這裏留一天已足夠。

浮羅交怡比我想像中更大更多人,
最初想像的,是島上只有數所酒店,不用坐車,
走路已可以環島一周,
但原來可不是這樣,
有點像海南島,
一樣有公路、有村莊、有市鎮,有水上活動地方
但浮潛、出海、游泳、坐玻璃船看珊瑚、餵魚等活動
卻辦得比海南島出色。

最搞鬼是帶了水底相機,
但相機除了防水外,只有最基本功能,
連zoom也沒有,
在水中穿了救生衣,已控制不了方向距離,
還要拿著相機到水底拍照,
摸了一輪才可對著鏡頭看清楚一點,
但這時潛鏡又開始入水了,
於是求其按下快門,便要上水。
到頭來都是模糊一片,
仍然未知晒出來的相效果如何。
我們還帶了兩部水底相機,
最終只用了一部,
另一部如何處置?
暫時放在雪櫃,
或許將來馬桶廁所渠塞時,
「堆」部相機進去拍攝,看看是那裏出事,
或是塞著什麼東西 。
即是一部用在馬來西亞,一部用在馬桶。

話說回來,
尚未整理照片哩,
要趕快動工了,
把五天的快樂回憶存檔。

花兒謝了


數個月前買了一盆報春花放在案頭,
矮矮扁扁的,朋友來辦公室探望,
都以為我在種生菜,
最初花燦爛葉茂盛,
換上了我這個新主人,
對種花一竅不通,真倒霉。
隔天替它淋水
這半年來,雖沒有最開花,
但愛心的種植,倒也養份不缺,翠綠盎然,

怎料,前陣子,忽而一天,全部葉子也垂下頭,軟林林的,
像一棵從雪櫃取出來的菜,
不知什麼原因
替它換泥、掃風、晒太陽。
仍然沒有好轉。
花仔呀,你怎麼了,
可否快些挻起葉子,揚一揚頭看看我呢?
要帶它回家急救了。

2007年7月8日星期日

圈子術語

某天約了兩朋友出來晚飯。
一是基督徒,一是非基督徒。
原來基督徒的丈夫入讀了神學院,裝備自己作傳道人。
非基:傳道人跟牧師有什麼不同?
基:傳道人做上數年,獲推薦便可成為牧師。
非基:那麼,讀完神學會做什麼?
基:畢業後便找工場。
非基:什麼工場?
我忍不住說,即是類似找一個地方服事,別誤會是庇護工場。

有時基督徒常用的詞彙,一般人都未必理解,
明明是「溝通」,為什麼叫「交通」、「相交」
明明是找地方工作,為什麼叫找工場服事,
有朋友一直以為「查經」是「茶經」,邊歎茶邊看聖經的聚會。
至於「團契」,也是令人搔頭,應該是一團人在契合吧,
翻查網上的國語字典,原來有這詞語:一種基督教會中的社團。通常以青年為對象。
辭海則說:基督教新教名詞,指教徒之間的團結契合,有些教會用作教徒組織的名稱,如青年團契,婦女團契。

但看來,這解釋也沒有神同在這意思,團契的意思,或非筆墨可表達,要自行領悟。

奇怪的小圈子用語。

2007年7月5日星期四

團契活動

上周六中學生團契的對答:
導師:本周六要outing,就去太空館看天象節目吧!
中學生:要多少錢?
導師:學生票16元,另外要預備車費。
中學生:16元那麼貴?
導師:那麼只去展覽廳,10元入場費。
中學生:那我不如平時去,逢周三免費入場,橫豎放暑假。
導師:..........><!?!

工作伙伴



放在案頭上的十字架和聖經經文,陪我每天工作。

忙時可以遠觀,令人精神一振,閒時又可以近看,回味經文內容。

新blog誌慶

搬來了這個新blog,想替他裝修清理一下。
舊的xanga,不是不好用,只是略嫌自己不懂upload照片,
有人教過,但總是不懂,像電腦盲。
兼且沒xanga的人不能留言。
那麼,就嘗試轉移陣地。
雖然讀者仍然主要是自己,嘻嘻!


新blog誌慶
新blog新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