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6日星期四

難明的理論

晚上修讀碩士,
課程以實用為主,
但總不能不觸及理論的部分,
要講一下前人的翻譯主義,
又提及每個學者理論的長處、不足,以及則重點。
總是不明,有些學說,
教授說是當時驚世發現,
為翻譯學推展了一大步,
為何我覺得像沒甚特別。

課程又講語言學在翻譯學的應用。
(唉﹗語言學是什麼,我也搞不清楚。)

教授很好,
替我們影印相關的文章,
又替我們整理,
在堂上有系統的闡釋一次,
雖然最終回家看筆記,也是不明。

以前讀書,讀到什麼社會理論,
那些句子,長而艱澀
總是每字也似乎明白,
走在一起,就不知在說什麼,
更枉論如何應用,
到考試時,
當然寫不出這些在腦海只有片言斷句,
畢業時帶走一堆零碎的理論。

原來由以前的社會科學理論,
到現在的語文理論,
都遇上這些「偉大」的古人。

難道學者就是要寫這些世人不明的說話,
就是叫人沉思、追溯、發掘,再帶出新學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