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學校辦一年一度的長期服務獎,
頒予在這裏工作了25年的員工,
今年共有45人獲獎。
過往我們newsletter的做法,
是邀請每一位獲獎員工寫數句心聲,
再放一張他們的舊照片,
通常只有一半人有回應,
若不寫,我們就刊登謂該同事不欲留言。
而去年則改為不邀請他們寫,
只列出得獎人名及部門。
老闆想今年想有新意思,
挑選四至五個不同職級的得獎者分享,
可能是訪問難忘趣事,又或是邀請他們撰寫。
最後的人選(其實也是隨意的,只是先問他們是否願意講),
由工人、教授及處長也有,這六個人的照片就放大了一點,
另外,所有出席頒獎禮的得獎人,也刊登了他們的照片,
為免太沉悶,我們不挑大合照,
而是挑在頒獎禮中寒暄、校長頒獎等照片。
出來的版面效果看來不俗。
但這裏的人,不是用一般想法去猜度,
即使文章內容無訛,也有很多意見:
處長A向老闆反映:「為何揀了這張相?
表情唔係幾好,撓起手,不太自然,
仲有比人睇到啲手筯。」
不是吧?處長女士,
身為處長,可否有點風範,
咁高位竟然看這些咁芝麻綠荳的小事,
真是小家兼「芝尾」,
還有,我們讚揚一班長期服務的員工,
獻上寶貴青春,
有手筯是很自然的事,
皮光肉滑反而令人以為你是不來工作,
而是進來整容、打botox。
秘書B:「點解要出我相?我唔想比人知我做了多久。」
唉,這真沒法子,這是光榮的事,
盡量刊登每一個出席者的照片,
沒有想過有人不喜歡,
或許你當初拒絕領取或出席,
可避免出名了鏡。
文員C:「點解只選了那6人,其他人就不訪問,
點解只有處長、教授這些高層?」
「我地已經盡量包括不同職級的人,你都見有訪問工人。」
「有工人啫,咁有無文員?有無EO1 EO2....
總之,一是一個都不訪問,一是全部訪問晒,否則沒有代表性。」
真難纏。
教授D:「點解你們的排位,是先是處長,後來才是教授,
說實在,這裏是學術機構,怎也是教學人員先於行政人員。」
「噢,我們沒分排名,只是就版位。」
只是報道一個活動啫,
就看到這裏的人多麼計較及小家,
大家也論資排輩。
我們這個服務大家的部門,
真是順得哥情失嫂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