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科朋友A喬遷之喜,某天我們數人踩上她家煮大鑊飯,
問她要什麼入伙禮物,
想來想去,卻是孖人牌罐頭刀,貪其中一款可以齊邊的
敞開罐頭,安全方便。
嘩!罐頭刀都要孖人牌,要吃多少次罐頭才可抵消這個成本?
Knife set都抵些,只是罐頭刀一把。
但反覆再問,都是想要罐頭刀,就跟著好友的喜好去買罷。
走了數間孖人牌問價,是三百多元,
其中一間更斷貨,sales推銷另一只代理的牌子,
八十元左右。
「為什麼差那麼遠?」
「因為那是孖人牌,這不是。」
莫非真的是買牌子?
最終,都是買了三百多元的孖人牌罐頭刀,
急不及待告訴好友,提醒她要餐餐吃罐頭,
不然,也要每天找些罐頭來開,
始會讓我覺得抵用些。
家中也有一把孖人牌剪刀,好像也是數百元
當時在百貨看見示範,好像很好用,
用來剪雞,剪畢可以原隻上,
很硬的骨頭也可以剪碎。
喜孜孜的買回家,但直至現在,我們還未試過原隻雞的蒸/煮,
太大的骨頭又少買,買了也是用手拿著吃,哪會用剪刀剪得靚靚。
現在,數百元的雞剪淪落到剪臘腸繩、
剪蝦鬚、剪wasabi及包裝鼓油等醬料
剪膠紙......
但,能屈能伸,
總好過放在廚房無o野剪等發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