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很多家庭都是雙職父母,要為口奔馳,照顧小朋友就交給外傭,資料說全港約有三十萬外傭,差不多達全港人口的二十份之一。
傭人照顧的少主,穿衣吃飯,很多都慣了伸手張口,父母往往覺得這檥也沒所謂,最多也只是喝一喝攞姿態,反正小朋友得盡快吃飯穿衣,然後趕往興趣班上課,這些他們認為更重要的事。港孩,就是這樣出現。
家裏的港孩尚未出現,但我就發現出現了港爸港媽。港爸是怎樣的?早上起床一骨碌去刷牙,不用摺被,梳洗更衣完畢,就等待姐姐整埋好的小兒;晚上吃罷宵夜,碗就隨便放在SINK盤,杯、袋等隨處亂放。港媽是怎樣的?早上細佬喊食奶,一手抱給姐姐,自己繼續找周公去;煮飯吃什麼?姐姐建議後就說好;周日,掠的衣服乾了,未穿的不用會動手收,待周一姐姐上班時做,有時間就會玩whatsapps....
有人說:「請姐姐,就是使自己的生活舒服一點,不用顧那麼多家務瑣事,我很贊成花了錢,過好點的生活。」
對,真的減輕了不少,但多了的時間,除了大部份是親子外,其實也不是過什麼「優質生活」,只是有時間呆坐的看電視、上fb,和有時間跟朋友whatsapps。
無姐姐,無得選擇勤力或懶去湊仔;有姐姐,可以選擇,我其實尚可以選擇做一部份家務,可以早上起床餵奶,但原來懶和倚懶是人的天性,真要難以抗拒。港媽,就這樣出現了,也難怪會有港孩。
1 則留言:
多出來的時間,可以靈修讀經,可以同老公拍下拖,做運動作嗜好,pick up 番返團契和事奉。大把你我都知有益的事去做,只是惰性一發,種種藉口滿腦飛;然而內心責備不已,乃聖靈工作。共勉!(Foon)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