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2日星期四

表達

地震災後一個月,
電視訪問了很多救人英雄、生還者、
喪親者、學生、小朋友。

看內地小朋友的對答,
覺得遠比香港的強,
無論是組織、用詞,
表達自己的感受,
年紀小小,講述親人離世的感覺,
來得細膩感人。

香港的小朋友(我們的成年人也不例外),
多只會說:「超低能、勁搞笑」、
「幾啦!」、「OK啦」
問什麼,回答的也是那幾個形容詞。

或許在香港這環境長大的孩子,
彼此之間說話、用字,
多只會用簡單但空泛的字眼,
連傳媒也不例外,
老細曾說:「按研究,每人每日只有十分鐘看報。」
因此圖象、顯淺字眼,讓人一眼便明的表達,
便是報紙文章的基礎。

一些百搭字眼,
在什麼環境、遇到什麼問題,
也可使用,
最後,學倒的字詞寥寥可數。

我的blog中,
「非常」、「十分」、「很」......等字眼,
出現頻率非常高,
雖然變為書面語,
但水準和意義,
實等同「超」、「勁」、「幾」 。

1 則留言:

匿名 說...

我見到畢業證書嗰篇,嘩,你真係極具創意,小女子甘拜下風,折服到五體投地了。

美顏